全國兩會勝利召開,再次把“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,促進互利共贏。”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針。春風浩蕩滿目“新”,一帶一路、進博會、廣交會、海南自由貿易港等一系列開放舉措,打造了改革開放的新高地,也培育了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。
第三屆“一帶一路”峰會世界矚目,150余個國家、40余個國際組織參與,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三,注冊總人數超過一萬人,萬人盛會,盛況空前。短短半小時,近300家企業簽約,獨一無二。從首次提出以來,10年的歷程證明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是開放共贏的道路,只有這樣的道路才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,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人間正道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的,“和平合作、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、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,是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最重要的力量源泉。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、辦好事、辦大事。從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到六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,高水平的開放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,真正讓新時代共享未來。
開放才能共贏,開放才能擁抱更好的未來。站在經濟發展的新起點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將帶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期,高質量發展開啟了新的窗口期。未來的榆化決不能固步自封,必須是開放的榆化。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跳出榆化看榆化,才能更加理性地看清自身差距,才能更加科學地看待未來發展。信息化建設、智能化應用存在很大差距,人員素質,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素質仍是重要短板,生產工藝先進技術的應用還需不斷提升,高質量發展還有很多課要補。開放共贏是解難題、補差距的最優解。跳出圈子看問題、謀發展,與同行合作交流、共享共建,一切問題都好解決,未來的發展道路才能更加明確。
開放的榆化,生產技術才能持續跟進。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基本盤,只有基本盤穩,發展底氣才足。要實現生產的穩定高效、守住生產的競爭優勢,絕不能閉門造車,埋頭自顧搞生產,必須與行業接軌,與同行企業共行,才能實現共享共進共贏。今年以來,公司積極鼓勵生產技術人員外出考察交流,就是要讓公司的生產置于行業技術的發展之中,既解放生產技術人員的思想,以更廣闊的思路解決生產發展問題;更解除公司生產技術的發展限制,通過技術的交流引進,保持生產技術的持續跟進、持久優勢。考察交流要有目的、有計劃、有總結、有收獲,推動公司生產的不斷進步。開放是為了更好地發展,通過人才、技術、管理經驗的共享,借助更專業的團隊解決生產問題和發展難題;與同行深入交流,共同推動行業技術的革新,探索氯堿行業的低碳綠色新發展之路。開放的榆化將激活生產革新精進的活力,構筑更加穩固的發展根基。
開放的榆化,經營市場才能更加廣闊。近年來,百年變局、疫情爆發、政治沖突,在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,經濟發展不確定性、不穩定性愈發加劇。下游終端消費支撐不足,化工行業持續低位運行,市場寒冬期還未消退。如何應對市場挑戰、保持穩定發展成為重要課題。消費萎縮的形勢下,市場就是發展的關鍵,就是企業的生命。公司堅持與客戶共贏的經營策略,在經營業務中“一手托兩家”,既要爭取自己的利益,也要維護客戶的權益,積極與客戶建立實時深度的交流機制,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,抱團取暖度寒冬,合作共贏謀發展。要與同行企業互動交流,積極應對持續低迷的市場寒冬,共同研判市場的未來發展走勢,協同破解當前產業發展關鍵性難題,在走好氯堿企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形成同向而行、協力共行的合力,促進企業更加科學、更可持續、更高質量的發展。交流互鑒、開放共贏的榆化,才能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。
開放的榆化,發展環境將會更加寬松和諧。榆化是一個有著五十多年歷史的傳統企業,延續了很多歷史的傳承,但是面向未來,更要以開放的思維處理企業內外關系,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。公司堅持“以人為本” “三個放在心上”的思想理念,提升員工工資待遇和福利保障的同時,更積極致力于暢通管理和技術人員成長通道,凈化優化員工干事創業環境,打破企業內部各單位溝通的壁壘,為員工提供公平公正、陽光透明的發展空間,體現了與員工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理念。公司堅持與社會共享發展,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脫貧攻堅、疫情防控、救災救火等,為社會發展貢獻榆化力量;在自我發展的同時,轉變閉門埋頭搞發展的思路,敞開大門,讓社會各界看到榆化的新發展。無論是政府、行業、社會,還是企業內部員工,開放的榆化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支持,發展環境越來越寬松、越來越優良,這也成為榆化應對未來一切挑戰的基礎。
開放的中國,用中國速度為世界經濟注能提速。開放的榆化將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,凝聚更加充沛的發展能量,更富生機,更具活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