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溫天氣是化工生產的“隱形雷區”,夏季是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特殊時期、關鍵時期。電化廠聚焦高溫環境下的生產安全痛點,以國內化工企業典型事故為鏡鑒,深挖事故案例共性問題,開展全維度隱患排查整治,通過系統性舉措筑牢安全生產防線,為穩生產夯實根基。
人員管理:筑牢思想與行為雙防線
謹遵強化作業人員安全意識的暫行規定,把人員職責和狀態作為安全管控核心。一方面嚴格崗前人員檢查,杜絕疲勞作業、違規操作,動態調整作業時間以避開高溫時段;另一方面深化安全培訓,通過事故模擬推演、高溫特情處置實訓,推動“要我安全”向“我要安全”轉變,讓規范操作成為本能。
設備與作業:構建全流程防護網
高溫對設備考驗嚴峻,管道熱脹冷縮易引發泄漏,儀表精度也會受溫度影響下降。電化廠針對性強化關鍵設備測溫測振,實時監控運行參數,嚴格執行維護保養與切換制度,及時更換老化部件;同時規范電子產品、無線對講機使用場景,避免電磁干擾引發設備異常。作業管控實現全流程閉環,從前期防護、過程監護到收尾驗收,明確責任鏈條,確保各環節風險可控在控。
設施整治與應急:靶向攻堅+快速響應
分廠對隱患缺陷進行“靶向治療”,結合高溫特性建立分級臺賬,優先整改密封件老化、承壓部件損耗等易在高溫下惡化的問題,實行銷號管理,杜絕“舊疾添新傷”。針對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“7·23”事故開展類比排查,對廠區欄桿、格柵板、拉絲網等安全設施全面排查,重點整治不結實、不牢靠問題,對松動部件立即加固,銹蝕嚴重的及時更換,確保防護設施在高溫下發揮有效屏障作用。應急體系聚焦高溫特情,完善預案并加密實戰演練,增設臨時降溫設備與耐高溫防護器材,確保應急準備跑在風險前面。
從人員意識提升到設備精細管控,從設施加固到應急響應,電化廠以全鏈條閉環管理壓實安全責任。這一系列舉措既織密高溫季節“防護網”,又將“安全優先”融入生產血脈,在高溫“烤”驗中守住安全底線,為企業穩健發展提供堅實保障。
|